最新公告
信息来源: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2025-05-11作者:苏小护浏览次数:41
我们,总是脚步匆匆,穿梭于病房的每个角落;我们,时常日夜颠倒,默默守护患者的健康。被誉为白衣天使的我们,时刻把患者的体重管理挂在嘴边,却忽略了自身的身体负荷。《中国护士健康生活方式调查》显示:护士群体中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加。值此 “体重管理年”,让我们放下 “健康说教者” 的姿态,从科学认知出发,探寻重构自身体重管理的有效路径。
一、职业困局中的“致胖密码”
(一)生物节律大乱,代谢也跟着“罢工”
三餐不定、日夜颠倒的工作模式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当生物钟被打乱,饥饿激素就像被按下了 “疯狂输出” 键,一路飙升,而瘦素则 “消极怠工”,分泌大幅减少,直接把你的食欲 “点燃”,不仅如此,不规律的用餐时间,还会让你在食物选择上 “误入歧途”。高糖高脂低纤维的食物、零食、咖啡,纷纷成为你的 “心头好”,饮食质量直线下滑。同时昼夜节律的破坏还会引起胰岛素信号传导“大打折扣”,导致糖代谢紊乱,肥胖自然找上门。
(二)高压之下,情绪成了“饭友”
紧张的抢救、复杂的医患矛盾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压力,研究显示,护士的知觉压力水平越高,健康行为能力越差,其中最常用的压力释放方法就是进食,结果就陷入了 “压力-暴食-自责” 的恶性循环里,体重也跟着一路飙升。
(三)运动?心有余而力不足
长期久站导致下肢静脉曲张,久坐书写记录则引发核心肌群退化,形成“隐性肥胖”。 轮班制工作减少了身体活动和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另外,日均万步的病房奔走属于低强度活动,无法替代系统性运动。
二、科学减重“三阶梯”
(一)第一阶梯:智慧饮食巧管理
营养干预可是这场减重之战的“先锋部队”。
(1)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的原则,我们要多食全谷物、蔬菜、水果等“绿色军团”,少吃咸、腌、烟熏等“重口味部队”。根据这个原则可采用以下方法:
早餐约 250 mL 牛奶/酸奶/低糖豆浆+ 1 个鸡蛋+ 1 拳头粗粮
中餐 2 拳头蔬菜+1 手掌肉+1 拳头细粮
晚餐 1 拳头蔬菜+2 拳头水果,全天油脂<20 g,约 2 调羹。
夜班加餐可选用酸奶+坚果+水果组合,既能填饱肚子,又能稳定血糖。
(2)情绪“急救包”:压力大时优先选择黄瓜、圣女果等高纤维低热量食物替代甜食。
(二)第二阶梯:高效运动大整合
(1)碎片化运动
利用工作间隙实施靠墙静蹲(1分钟/组×次)、提踵训练(20分钟/日),提升基础代谢率。
(2)规律性训练
选择有氧运动/舞蹈体操/户外活动/球类运动,每周3次×30分钟,燃脂效率有效提升。
(三)第三阶梯:生物节律快修复
(1)正念疗法:睡前10分钟播放减压音乐,跟随语音指导从头顶逐渐扫描至足尖,感受注意力在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同时关注自身情绪变化,将不良情绪和身体不适“赶跑”。还可尝试正念呼吸、正念冥想、正念内省等方法。
(2)中医疗法:选取太阳穴、风池穴、印堂穴、神庭穴、神门穴、内关穴、三阴交穴 7 个穴位配合甜牛至、甘菊、薰衣草配制成的混合精油进行按摩(20-25分钟/次×隔日),让过度兴奋的神经“冷静”下来,达到宁心安神的目的。
三、未来愿景:白衣轻盈,健康领航
根据国家卫健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的“关注护士职业健康”。建议医疗机构:
设立“护士健康日”:提供免费体脂检测与营养咨询,切实落实体重管理工作。
设立体重管理门诊:护士可通过个案管理师获取个性化方案,实现全周期的体重管理。
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是一门科学,亦是一门艺术。”这份艺术,也应体现在对自身健康的雕琢中。2025年“体重管理年”,让我们以专业为锚,以行动破局——让每一袭白衣不仅承载生命的重量,更彰显健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