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护理科普

术后康复中医护理有“妙招”

信息来源: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2025-08-07作者:苏小护浏览次数:370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手术凭借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已经成为外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术后仍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肩背酸痛、胃肠功能紊乱等不适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术后康复体验与恢复进程。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加速术后康复方面借助中医特色疗法的力量,通过一刮顺气,一针止呕,一灸止痛等小妙招有效地解决了腹腔镜术后的不适症状,促进外科手术后的快速康复。

术后腹胀难忍不用愁,全息刮痧来帮忙

腹腔镜手术需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术后若二氧化碳气体未完全吸收或卧床时间过长导致肠蠕动减弱,肠道内积聚的气体无法排出,可能刺激腹膜和膈神经出现术后腹胀等不适症状。手术中使用的镇痛药和肌松剂也可能抑制肠道蠕动,导致胃肠麻痹。根据中医全息理论,在人体手掌第二掌骨各分区与相应脏腑之间存在双向调节通路,通过重点刮拭胃十二指肠区(第三区)及腹部(第四区),能够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调节脏腑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肠道内积聚的气体顺利排出。配合"推刮-揉刮"等复合手法,能激发人体自身的气血运行,让气血更好地滋养胃肠,加快胃肠功能恢复,从而有效缓解术后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等不适症状。

1-250PFK2191H.png


术后恶心呕吐太难受,揿针调理解烦忧

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机制复杂,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如有些麻醉药可直接刺激呕吐中枢,腹腔镜手术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刺激腹膜和膈神经反射性的引起恶心呕吐,术后的疼痛刺激也可能诱发呕吐。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不仅让身体不适,而且呕吐时腹压升高,可能牵拉手术伤口,加剧疼痛,还可能影响营养摄入和伤口愈合。中医适宜技术揿针疗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在身体特定的穴位上,通过持续、轻柔地刺激穴位起到和胃降逆、抑制胃气上逆的作用。且揿针体积小、刺激温和,几乎不影响日常活动,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减轻了恶心呕吐的症状。

1-250PFK301b8.png


术后肩颈酸痛难舒展,艾灸温通见奇效

腹腔镜术后1~3天内会出现肩颈酸痛,主要还是腹腔镜术后未被完全吸收的二氧化碳气体在腹腔内移动,持续刺激膈肌和腹膜,加重牵涉痛。艾灸通过利用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肩颈部位的穴位,能够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残留气体的吸收和消散。同时艾灸温热的力量就像冬日暖阳,能补充人体的阳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驱散侵入体内的寒邪,化解气血瘀滞,从而能有效地缓解腹腔镜术后肩颈酸痛。

1-250PFK33U05.png

腹腔镜手术以微创、精准、恢复快的核心优势已成为普外科领域的主流术式,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凭借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特点在术后康复中将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融合创新,减轻术后不适,加速康复,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