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护理科普

脑外伤后“变脾气”? 不是“作”,可能是额叶损伤的“后遗症”

信息来源: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2025-09-04作者:苏小护浏览次数:71

“妈妈以前脾气可好了,但上次车祸做过脑部手术后,现在稍微一不顺心就摔东西!”

“爸爸脑部受伤前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出院后一直喋喋不休,而且经常为一些小事情大发雷霆,我们怎么做他都不满意!”

最近,门诊常遇到这样的家属的反馈。他们困惑、委屈,甚至自责:“是不是我们照顾得不好?”

其实,这可能是额叶损伤在“搞鬼”。

人的大脑像个精密工厂,额叶是其中的“情绪管理中心”,负责调节情绪、控制冲动、维持社交礼仪。如果脑创伤损伤到额叶,很可能影响这部分脑组织的功能。

1-250Z40R03K27.jpg

就像“情绪管理员”暂时罢工,患者的情绪开关容易“失灵”:可能突然烦躁易怒(一点小事就发火)、固执己见(听不进劝)、情绪波动大(前一秒哭,后一秒笑),情感淡漠(对所有的事物都没有兴趣),甚至出现“情感失禁”(该悲伤时笑,该高兴时哭)。

1-250Z40R112508.jpg

临床观察显示,约30%~70%的额叶损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这是病理反应,不是“作”或“矫情”。家属首先要放下自责,也要理解患者自己也痛苦:他可能清楚自己“失控”,却无法控制。

那该怎么办?试试这三招!

1.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他发火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而说不出,或因大小便失禁感到羞耻。试着问:“是不是哪里不舒服?”“需要帮忙吗?”比“你怎么又发脾气!”更有效。

1-250Z40R152228.png

2.用“温柔的坚持”代替对抗:如果他固执要出门但身体不允许时,别直接反驳,可以说:“等明天天气好,我们推你下楼转转,现在先喝杯温水好不好?”

1-250Z40R21B93.jpg

3.及时找医生帮忙:如果情绪失控严重(如攻击行为、持续抑郁),需和神经外科/心理科医生沟通,可能通过药物或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1-250Z40R253W4.png

额叶损伤后的“脾气变”,是大脑在“修复期的信号”。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怪!你们一起熬过去的,不仅是情绪的波动,更是康复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