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信息来源: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2025-09-11作者:苏小护浏览次数:74
端杯子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系鞋带要花多三倍的时间,走路迈不开步——这些看似普通的"老态",可能是帕金森病发出的信号。
那如何早期发现帕金森病呢?如出现以下症状就要警惕:
1. 静止性震颤:手指像在搓丸子般不自主抖动,静止时明显,活动时减轻,入睡后消失。
2. 肌肉强直:四肢像裹着湿棉被,活动时感觉有阻力。
3. 运动迟缓:动作缓慢,写字越写越小,说话不利索,甚至吞咽困难。
4. 姿势、步态障碍:走路时身体前倾,步伐变小变慢,转弯笨拙,出现突然"冻结"无法动弹的情况。
5. 非运动症状:嗅觉悄悄减退,睡觉时频繁做噩梦,甚至拳打脚踢,长期便秘,直立性低血压,情绪莫名低落等等。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从药物到生活的全维度照护不仅能改善症状,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 药物管理:精准用药的"时间艺术"
帕金森病患者用药时要像调收音机旋钮一样精细,医生会根据患者发病年龄、症状特点和疾病严重程度等定制用药方案。
1. 准备分格药盒:按早中晚分装药物,贴上醒目标签,避免漏服。
2. 牢记“timing原则”:左旋多巴类药物需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1.5小时服用,避开高蛋白食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司来吉兰尽量在上午服药,以免引起失眠。
3. 警惕突然停药,调整剂量必须遵医嘱。
4. 准备一个用药记录表,详细记录服药时间、剂量和反应,作为复诊的重要参考。
二、饮食调理:吃出健康的"平衡之道"
1.对抗便秘:每天保证2000ml以上饮水,多吃全谷物、新鲜蔬果;晨起喝一杯温蜂蜜水,配合顺时针揉腹,效果更佳。
2.应对直立性低血压:适当增加盐的摄入,起身时遵循起床三部曲(躺30s→坐30s→站30s→走),避免突然的体位变化。
3.巧吃蛋白质:将鸡蛋、瘦肉等高蛋白食物安排在晚餐,减少对左旋多巴药物吸收的影响。
4.进食有技巧:对于有吞咽困难的,选用稀粥、蒸蛋等黏稠不易反流的食物,进食时采取坐位并细嚼慢咽,防止呛咳误吸。
三、运动康复:让身体保持"活力开关"
运动是帕金森病的非药物疗法,适度运动能延缓功能退化,每天坚持20-30分钟,比偶尔高强度运动更有效:
1.疾病早期: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做体操等锻炼,尤其是打太极,可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
2.疾病中期:可在地上划横线或听节拍器作为视觉及听觉提示,练习大步走;步行时目视前方,双臂摆动,增加平衡。
3.疾病晚期:患者卧床不起,进行四肢肌肉训练,多做手部抓握、关节旋转动作,防止肌肉萎缩。
4.智能设备能成为好帮手:带激光提示的助行器可改善冻结步态,防抖勺能帮助患者自主进食。
四、安全防护:居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
1.卧室床边安装护栏,浴室铺防滑垫并安装扶手,准备带扶手的椅子和高位坐厕。
2.将常用物品放在伸手可及处,避免登高取物。
3.选择宽松易穿脱的衣物,裤子改用松紧带代替皮带,裤腿不能太长拖地,穿一脚蹬的鞋子。
4.地面保持干燥无杂物,避免铺设地毯,光线充足但避免强光直射。
五、心理呵护:驱散阴霾的"温暖阳光"
1.与患者多聊聊:家人要耐心倾听,哪怕患者重复诉说,也别表现出不耐烦,理解是最好的良药。
2.小事放手做:让患者参与简单的家务,如叠衣服、摆碗筷等,既能维持能力,也能增强自信心。
3.心理调节:当情绪波动无法平复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支持。同时家属也要注意自我调节,避免照料倦怠。
六、睡眠修复:对抗疾病的“有效盾牌”
1.改善失眠:睡前1小时远离手机、电视,可用温水泡脚;如果夜间翻身困难,试试在背部垫个软枕。
2.应对快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安装床护栏,铺设软垫防护,避免尖锐物品,严重时建议伴侣分床睡,以免受伤。
医疗团队、家人、社区共同构成的支持系统,是患者最坚实的后盾,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和居家护理,耐心陪伴与同行,帮助患者找到属于节奏与尊严,维持更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