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普
最新公告
信息来源: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2025-10-31作者:苏小护浏览次数:42


“心脏发动机”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台发动机,冠状动脉则是心脏的“专属供油管”,专门给心脏肌肉供血,确保心脏正常跳动。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脏突然乱跳或者直接停跳。如果“供油管”突然被完全堵住,发动机就会熄火,整台机器就会有报废的风险,全身的器官也会跟着受损。心肌梗死最可怕的是它不打招呼,可能前一秒人还好好的,下一秒就倒地不醒。心肌梗死不是普通的“胸口痛”,而是心脏在喊“救命”!耽误治疗轻则导致心脏“变残疾”,重则直接送命。
“我才30岁,心梗离我远着呢!”想必这是绝大多数中青年人的知识误区。那到底是什么导致心肌梗死逐渐年轻化呢?让我们来看看以下行为你是否中招——

人在烦躁时想抽烟,本质上是一种“走投无路的自救"。点烟、吞吐烟雾的仪式感,能暂时转移对烦躁事情的注意力。烟草中的尼古丁6秒内冲到大脑,让人瞬间觉得“放松了”。但这只是给大脑喂了一口“有毒的止痛药”。

吸烟对血管的损伤
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会让血管内壁像被砂纸磨过一般,变得坑坑洼洼。血液里的“垃圾”胆固醇趁机卡在伤口上,越堆越厚。同时,抽烟让血液变得粘稠,随时可能糊住血管,把心脏血管堵死,导致心肌活活饿死。心脏血管堵了不能“一键恢复出厂模式”,但是戒烟却是最好的“通血管药”。

高强度的工作使精神压力日益倍增,应酬、暴饮暴食能使紧绷的神经得到短暂释放。但长期缺乏锻炼+暴饮暴食会适得其反,引起身体肥胖。肥胖的人血液里脂肪超标,就像往血液里倒猪油,越流越黏糊。时间长了,这些“油渣子”(动脉斑块)糊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越来越窄。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如何一步步“堵死”你身体这条高速公路的呢?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是一座繁华的城市,血管就是城市里的道路,血液就是路上跑的车,负责把氧气和营养运送到各个地方(器官),高血糖就好比路上的车(血糖)太多了,多到堵塞交通;高血脂呢就好比路上洒满了油腻的垃圾(脂肪),让道路变窄;高血压,就像每天用高压水枪冲刷你的血管,时间长了,血管损伤,导致血液里的脂肪趁机附在损伤的血管壁上,越积越厚,形成斑块,但同时血管也变得失去了弹性。这些病就像“腐蚀液”一样啃食血管,使心肌梗死风险翻倍!管理好“三高”,就是在为你心脏的道路做好日常维护,避免那场灾难性的撞车。

有没有人觉得睡觉打鼾是睡得香?经常入睡时半夜被憋醒,晨起头痛,晚上睡再多白天依然很困,高血压吃药也难降——这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严重打鼾的人,睡着时会反复憋气,身体缺血缺氧,心脏被迫疯狂加班泵血,血压瞬间飙升。折腾一晚上,血管内壁的“垃圾斑块”像被狂风撕扯,容易破裂脱落形成心肌梗死。严重打鼾不是小事,应尽早去医院就诊干预,给心脏释放压力。
当然,不打鼾的人也要注意:中青年群体应保证每天至少6小时的睡眠时间,心脏晚上也需要“充电”,别让心脏陪你一起“熬夜加班”!

据调查,中青年男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发病年龄较早。这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保护有关,雌激素能够通过调节血脂、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平滑肌和抗炎作用,延缓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
此外,如果直系亲属有冠心病,你的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的2-4倍。但别认命,要改命:定期体检,关注血压血糖血脂,少吃动物内脏,每天运动,必须戒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家族史不是宣判书,而是预警铃,让你比别人更早保护心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典型的症状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性疼痛,可向左上臂、下颌、颈部、背或肩部放射。有窒息感,像有人坐在胸口上,不是剧痛,是闷+呼吸费力——也就是突然喘不上气,全身湿冷,脸色惨白,手脚冰凉,心悸+眼前发黑。
还有一些不典型的表现,如:胃痛、烧心、牙齿疼痛。
出现以上异常难受且持续不缓解的症状时,应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

记住:心梗不是“老年病”,血管堵死前不会和你商量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