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信息来源: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2021-07-19作者:苏小护浏览次数:1075
诸如此类的场景与对话,在外科门诊几乎天天上演着,在外科医生眼里,已是“家常便饭”,那么,真的只是痔疮、阑尾炎发作、便秘顽疾吗?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听到这些对话,难免会“多想一些”,多绕几个心思。那么,作为普通老百姓的你们,也会多几个“心眼”吗?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大肠的“自我独白”。
1.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次数增多、不成形或稀便,粪便中有血,有时癌肿破溃,大便表面还会有少量血性黏液。
2.腹痛:常为持续性隐痛或仅为下腹不适感,当伴随感染或肠梗阻症状后腹痛加剧,甚至会出现阵发性绞痛。
3.肠梗阻:便秘、腹胀,一般为低位、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出现大便变细、排便困难、部分病人还会出现呕吐现象,这些都是晚期症状。
1.饮食习惯:现代人们喜欢吃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食物,尤其喜欢吃油炸、腌制食品,而减少了蔬菜、水果的摄入,导致了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缺乏,这些因素会增加我发病的几率。
2.遗传因素:10%-15%的肠癌患者为遗传性结直肠肿瘤,常见的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在散发性肠癌病人家族成员中,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3.癌前病变:大多数来自腺瘤癌变,以绒毛状腺瘤及家族性肠息肉病癌变率最高;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血吸虫性肉芽肿也视为癌前病变。
1.直肠指检:它是直肠癌最简单、最直接的检查方法。
2.粪常规检查:可作为普通检查手段,若大便隐血持续阳性者,要进一步检查哦!
3.内镜检查:包括纤维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等,能有效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形状等,并且能取活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是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
4.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等,能有助了解病灶的浸润程度及转移情况,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临床价值。
☞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食物中脂肪、动物蛋白的摄入,少吃油炸、腌制食品。
☞平时养成规律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在肠道积聚的时间。
☞生活要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作者单位|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审核|
郭健
组稿|
苏州市护理学会
普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