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信息来源: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2021-07-19作者:苏小护浏览次数:1147
炎炎夏季来临,我们常常把冰淇淋、乳制品、肉类、蔬菜、水果等统统塞进冰箱里,殊不知已有不少“坏人”潜伏其中。因为吃了冰箱里被“坏人”污染的食物而急性感染的事件屡见不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其中一个不怕冷的“坏人”——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其它细菌不同,它对低温有很好的耐受性,能在0~4℃冷藏环境下存活,-20℃下仍能生存一年,因而被称为“冰箱里的杀手”。
主要通过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如鲜奶、海产品、肉类、蛋类等)而引起,此种病例约占85-90%,常见的存在污染风险较大的食物包括:加工/熟肉类、热狗、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储存时间较长的沙拉和三明治等。我国报道的儿童病例大多是由于食用冰箱内长时间保存的食物引起的。此外,如果孕妇感染,它也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
1.健康人群感染后,以胃肠炎最多见,可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常可自限,一般仅需对症治疗。
2.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惊厥以及意识改变。其中发热为最突出表现,腹痛、腹泻症状相对较轻。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化脓性脑膜炎等,且病程相对较长,病死率高,存活者中部分儿童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可致精神异常、失语、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3.妊娠期感染后,轻者仅有发热表现,重者可引起流产、早产、新生儿感染等。
目前尚无李斯特菌相关疫苗,只能切断感染途径并杀灭细菌:
1.定期清理和消毒冰箱;
2.冰箱里当天的剩饭剩菜需充分加热后再吃;
3. 冰箱内未加工的肉类与蔬菜和即食食品分开贮存;
4.选购食品时,要关注生产日期,仔细检查包装的完整性;
5.处理食物前后、进食前、上厕所后和更换尿片后清洗双手;
6.食物彻底加热,即70℃以上至少2分钟,并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7.不吃生奶(未经巴氏消毒)或生奶加工的食品;
8.老人、幼儿、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均应控制生冷食品的摄入,少吃或不吃冷冻饮品。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作者|
姜丽 张未 成芳芳 杨兰 谢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