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信息来源: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2021-07-19作者:苏小护浏览次数:1376
在公众场合忍不住咳嗽、咳痰,怎么办?怎样做才算讲卫生、懂礼貌?并最大程度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学咳嗽、咳痰的礼仪吧!
咳嗽:是因咳嗽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引起的突发剧烈的呼气运动,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具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气道内异物的作用。
咳痰:是借助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及咳嗽反射,将呼吸道分泌物经口腔排出体外的动作。
日常生活中,咳嗽、咳痰是常见现象,对人体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使呼吸道保持清洁和通畅,所以请切记,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哦!
感染因素: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理化因素:肺癌生长压迫支气管,误吸,各种刺激性气体、粉尘的刺激。
过敏因素:过敏体质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误吸入致敏物。
其他:如胃食管反流病导致咳嗽、习惯性及心理性咳嗽等。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公共场所毫无遮挡咳嗽或咳痰时,会高速喷出很多唾液和飞沫,普通传播距离在一米左右。病原体也会搭着这些唾液的顺风车随风飘扬,扩散,扩散,再扩散,这些病菌散落在空气中或物品表面上,健康人吸入受污染的空气就有可能染病。
对儿童而言,其免疫系统薄弱,而儿童又喜欢聚在一起玩耍,甚至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中活动。这时若某个儿童咳嗽、咳痰,且未加以防护,就极易导致本身携带的病菌通过呼吸道散播到周围的环境中,导致其他儿童生病。
咳嗽、咳痰时礼仪:
当要咳嗽时,需采用纸巾、手绢捂住口和鼻部,以防止病菌扩散;如来不及取纸巾,可采用臂弯遮掩口鼻,同样可以防止唾沫飞舞;
带有口罩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咳嗽,无需将口罩摘除;
对于一般人群,建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不推荐使用纸口罩、活性炭口罩、海绵口罩。一旦口罩被飞沫或其他污染物污染,或者口罩变形、损坏、有异味时,应立即更换;
咳痰时尽量小声,避免干扰周围人员,并将痰吐在纸巾里包好。特别是狭小密闭空间中,上述保护性措施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当患呼吸道疾病初期,症状较轻,外出或上班且有可能与他人合用交通工具、电梯及办公场所等时,要自觉遵守“咳嗽、咳痰礼仪”,佩戴口罩,以防止病菌借咳嗽、咳痰而传播;与别人交谈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不正对他人,说话语音不要过大,避免口沫四溅。
当我们在公共场合,咳嗽、咳痰过后,别人究竟是投来厌恶的眼光,还是理解的眼神,就看我们如何去“优雅”地表达。今天上述这些能赢得尊重的礼仪,希望大家都学会哦!
最后,一首原创小诗送给大家:
作者|
宦璐璐 张未 成芳芳 杨兰 谢安慰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