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信息来源: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2021-12-21作者:苏小护浏览次数:1297
我国的恶性肿瘤中,2020年的统计报告,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健康杀手。对肺癌的治疗,大家熟知的是不是化疗、放疗、手术?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粒子内放射治疗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关于粒子治疗肿瘤的事。那么,什么是碘125粒子治疗呢?它有什么危害么?大家需要注意什么吗?
一、什么是碘125粒子治疗
碘125粒子是一种放射性低能核素,医生把它植入到肿瘤内部,在其衰变过程中发射出低剂量的γ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照射,以杀死肿瘤细胞,这就是碘125粒子治疗。
与常规放疗相比,碘125粒子治疗属于内照射,射线剂量小,作用时间更长,治疗定位更准确,对肿瘤局部作用均匀,辐射半径小(两厘米左右),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是一种非常好的局部治疗措施。与化疗配合,治疗肿瘤的效果更加明显。一般来讲,医生会通过微创将粒子植入到肿瘤内部,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可以耐受。
二、碘125粒子有伤害么
好了,问题来了,大家一定看到了上文所说的“放射性低能核素”,肯定要问,“那它是不是有辐射呀?”
别急,这就和大家一一道来。辐射肯定是有的,因为碘125粒子本身就是通过辐射来发挥治疗作用的,但是它的辐射有其特点,并且是可防可控的!
三、如何防护
好可怕!表要骗我!既然说可防可控,那到底应该如何防如何控呢?
1.病人在住院期间,遵循医院的放射性粒子防护管理规定,如:住单间,或者与其他病人同住时,临时限制活动区域,在植入碘125粒子后的两个月内,患者应当穿戴防护铅衣。同时需要告知患者,植入碘125粒子的患者应该在植入240天后再去公众场合活动。
2.患者出院2个月内,陪护者或探视者最好不要与患者长时间接触,若有接触时距离至少应保持1米远处,并尽量站在植入碘125粒子的对侧。
3.对特殊人群如儿童和孕妇不得与患者同住一个房间;3个月内,孕妇与孩童应保持与患者3米以上的距离;患者不能长时间接触或拥抱儿童。最根本的防护即为屏蔽防护,若有与特殊人群接触,应该让患者穿戴防护服。
四、如何维护
曾经有患者特别担忧问,最近咳嗽得厉害,这个粒子会不会被我咳出来呀?不用担心哦,一般来说植入的碘125粒子会老老实实呆在病灶里,除非瘤体破裂,剧烈咳嗽,就有可能掉出来了,需要仔细辨别(因为太小了,比一颗米粒还要小)。
一旦发现碘125粒子掉出来,不应用手拿,应当用勺子或镊子取夹粒籽源,放在预先准备好的铅容器内。该容器应返还给责任治疗医师,回收铅罐内送回核医学科。
五、治疗作用结束后粒子还需手术取出么
无需!因为碘125粒子外裹一层钛合金壳衣,与人体兼容,在治疗作用结束后,即留在人体内,患者不会感觉任何不舒服,而且去做其他检查,如CT、胸片、B超、MRI等都不会受影响。
现在,大家认识碘125粒子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