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护理科普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

信息来源: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2023-03-14作者:苏小护浏览次数:1418

王先生最近每到晚上睡觉,他只要把头侧向右边,就会觉得头晕目眩。看过神经科、骨科等很多科室的医生,检查都没有问题。某医院神经科的医生建议他去耳鼻喉科检查,医生告诉他患的是“耳石症”。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1)

“耳朵里面竟然还有石头?而且还会移位?”王先生对医生的诊断充满了疑惑。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2)

“耳朵里面确实是有石头,不过非常微小,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耳鼻喉科主任介绍说:“耳石的大小只有20-30微米,这些灰色的微细碳酸性物质,黏附在内耳的前庭内,主要功能是让人体感应直线加速度。比如我们坐车的时候即使

打瞌睡,但仍然能感受到急刹车,其实就是耳石在传递信息。”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3)

  头晕目眩是很多人都会有的感受,绝大多数患有耳石症的患者都会在神经科、骨科辗转,且大多是在医生的建议下才转到耳鼻喉科就诊的。接下来就带领大家了解耳石症。

一、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指头部迅速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是一种具有自限性、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疾病。很多人将耳石理解成结石类的东西,认为是胆结石,肾结石这类由于生活方式不健康引发的病症,但其实并不是。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耳石症的面纱。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4)

耳石是一个人耳组织里本就包含的物质,应该附着在耳石膜上,但是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比如外力撞击造成伤害,可能导致耳石膜的损坏甚至破碎。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耳石膜一旦遭到损坏,附着在上面的耳石就会脱落甚至碎成耳石屑并随着头部的外在运动而发生位移,这种碎屑的移就会引起头晕目眩。这是一种良性的位置性眩晕,虽然不是大的病症,但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困扰,因此最好也不要忽视。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5)

二、耳石症的病因有哪些?

1、耳石病:迷路发生老化或退行性变时,椭圆囊囊斑发生变性,耳石膜上的耳石脱落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三种半规管均可受累,其中后半规管最多见。

2、内耳供血不足:因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导致内耳供血不足,椭圆囊囊斑上的㬵质膜因营养障碍而变薄,耳石脱落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6)

3、头部外伤或耳部疾病及手术:头颅外伤后或头部加速运动,如“挥鞭样损伤”可致本病;镫骨手术时,可因局部压力或镫骨足板镶入前庭窗或耳石撕脱而致病。

4、过度疲劳和体位的急剧变化是耳石症的两大诱因。

三、耳石症患者有什么表现?

1、起卧,床上翻身,甚至低头、抬头时出现不足1分钟的短暂眩晕。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7)

2、眩晕特点:

 (1)潜伏期:头位改变后数秒才出现症状(3-5秒)

 (2)短暂期:20-40秒

 (3)疲劳性:易疲劳

 (4)互换性:躺下、坐起均有

 (5)旋转向地性眼震

 (6)反复发作性

3、眼震特点:同眩晕特点方向呈旋转性或水平性、向地性。

4、眩晕患者如果表现为天旋地转,不敢睁眼,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有腹泻的症状,这是由于植物神经反射引起。

5、典型的表现还有体位改变后数秒出现,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大概几秒到几十秒。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很快眩晕的感觉就消失了。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8)   

四、耳石症的类型包括哪些?

由椭圆囊与半规管的关系决定(平卧时,半规管总脚开口位于椭圆囊后下方,且直径大)。

1、后半规管BPPV最多(80~90%):PC-BPPV

2、水平半规管少见(10%):HC-BPPV

3、上半规管罕见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9)     

五、耳石症怎么确诊

头位性眼震检查:患者仰卧床上,先仰卧垂头位,观察10秒无眩晕及眼震后,令坐起观察10秒,再令头侧向一方仰卧,观察10秒,再仰卧垂头向另一方,观察10秒,每次变动体位、坐起及躺倒均应在3秒钟内完成。结合眼震电图仪及患者的症状、病史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耳石症。“因此病人看对专科非常关键。”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10)六、耳石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世界公认的耳石症首选治疗方法是复位治疗。通过一系列不同的体位变化使脱落的耳石回到原来的位置,一次复位治疗大约70%的患者有效,三次复位有效率在90%以上。少数病人(约4%-7%)可能会复发,复发治疗仍以复位为主。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11)

1、手法耳石复位:根据耳石异位半规管的不同,手法不同。目的是使沉积在半规管的耳石复位(临床上后半规管耳石症最多见)。

Epley法后半规管耳石症复位示意图(右后BPPV)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12)

2、耳石机械复位治疗:若手法耳石复位效果不明显,可借助机器复位治疗。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13)

3、手术治疗:适用于单侧病变且患者听力已严重丧失者。

七、耳石症复位后护理康复指南有哪些

1、复位后24小时内采取高枕卧位(头抬高30°)或健侧卧位睡眠,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如跳绳,打球,仰卧起坐,颈部按摩等),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14)

2、定期复诊。患者应在复位后遵医嘱按时复诊,大多数患者在复位治疗2〜3次后痊愈,少数患者需要多次复位方可痊愈。

3、前庭功能操。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慢而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头眼练习:头动练习、传球练习、头动注视视靶练习、头划圈练习。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15)

2)步态练习:步行急停、步行转身、踝膝关节摆动、静态站立、双臂抱拢站立、趾踵站立练习。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16)

3)综合练习:行走、跨越障碍、屈身取物、双脚交替、掷球、坐-站-立练习。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17)

4、注意饮食调养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可食用鱼、瘦肉、蛋、蔬菜、水果等食物,而油

腻辛辣之品(如肥肉、烟、酒、辣椒、胡椒等),不宜多食。

头晕目眩咋回事儿?耳朵里“石头”惹的祸(图18)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但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

 综合来说,头晕目眩是大多数人都会出现的状况,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今天通过对耳石症的认识,可将一些可能致病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况,还能提高个人的健康意识,在生活中更加健康从容,增加幸福感!;